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关注

天天通讯!九江瑞昌“稻鸭共作”技术示范取得种养双丰收

2023-06-05 16:57:28 中国网 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为做好2023年水稻“三增两减”示范推广工作,加快实现水稻“三增两减”技术集成熟化、示范展示、推广应用的无缝对接,巩固全市特别是鄱阳湖周边地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成果,促进全市农业稳产增效,推动九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,九江在瑞昌市设立了“三增两减”项目技术模式示范区,开展稻鸭共育-油菜技术模式示范。

2023年水稻“三增两减”示范项目是结合九江市水稻产业需求,依托县、乡、村协同联动,重点示范稻鸭共育-油菜、稻油轮作、再生稻-绿肥、稻虾连作、双季稻-绿肥等技术模式,集成示范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种植技术、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、病虫草害绿色精准防控技术,水稻测土配方施肥、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。

据了解,在瑞昌市范镇源源村设置了2个“稻鸭共作”技术示范基地,通过推行“稻鸭共作”生态种养模式,利用鸭子为水稻治虫、增肥、活水、除草。“稻鸭共作”以水稻田为基础,以种稻为中心,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,可最大限度地使稻区环境不受污染,实现稻田可持续种养,节约种养成本,生产无公害优质稻米和鸭肉的全新生态农业新技术。

九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刘克东介绍,近年来,九江不断加大农业推广技术,在去年投入500万元的基础上,今年全市将继续投入500万元推动水稻“三增两减”项目。在瑞昌市横港镇和范镇两个乡镇实施“稻鸭共作”模式,以稻田为基础,以种植水稻为中心,是一种生态模式和人工干预的复合型的生态技术模式,其要点是稻田插秧后,放养小鸭在稻田里吃虫、除草、施肥,刺激稻株发育,还可疏松土壤。放进鸭子后,稻田可无需施用农药、除草剂等,生产出的大米和鸭肉品质较好。

“稻鸭共作”技术经当地部分种粮大户三、四年的试验摸索,现已日趋成熟,2021年已示范实施达20000余亩,获得了较好的生态、经济和社会效益。该项技术完好践行了“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”的理念,开辟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,对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用量,提高农畜产品质量,保障生态环境安全,作用和意义重大,走出一条优势互补、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种养结合道路。

瑞昌市农技推广中心植保质检室负责人范劲松说:“稻鸭共育-油菜轮作模式每一季综合农用效益增收可达到约550余元。一亩田约放养7-10只鸭子,待长成后可进行售卖;水稻的增产在50-75公斤;不仅可以提升稻米品质,还可以减少农药、化肥和人工的成本。最大限度地节约种养成本,生产无公害优质稻米和鸭肉。”(图文:黄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