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关注

天天简讯:为洪水找“出路” 余姚再添一条“高速水路”

2023-06-17 07:11:28 浙江日报

潮新闻 通讯员 陈飒 章科杰 记者 应磊


【资料图】

6月15日上午,随着最后一个围堰的开挖,余姚扩大“北排”工程重要组成部分——陶家路江整治工程提前全线通水。在即将到来的主汛期,拓浚后的河道将为“过载”的姚江开路,让原本滞留余姚的涝水沿着“高速水路”向北而去,有效减轻姚江干流及余姚、宁波城区的防洪压力。

余姚地处姚江流域的“锅底”位置,南北西三面高,东部地形平坦,上游三个方向的来水汇集城区,东向排水由于潮水的顶托和奉化江洪水抢道的影响受阻。余姚成了积水的“盆”,也是历次台风、强降雨时期最让人牵挂的地方。

2015年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姚江流域防洪排涝问题,采取“东泄、南蓄、北排(西分)、西排、中疏、低围”的流域联治手段,实施姚江流域“6+1”工程。这些工程通过加固堤防、新增泵站、拓宽排涝“出路”等形式,完善姚江流域防洪治理总体格局。

当天通水的陶家路江整治工程,就是为洪水找“出路”的工程之一——余姚扩大“北排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工程总投资33亿元,被列入省扩大有效投资“千项万亿”工程,也是打造构建完善“浙江水网”——平原高速水路工程的节点性工程。

通过工程整治,陶家路江的13.7公里河道由30米拓宽到了60至115米,与青山港、奖嘉隆江联手,将上游来水和区域涝水,“低水高走、南水北排”至杭州湾,减轻了姚江流域防洪压力。

整个陶家路江整治工程分三期实施,期间曾经受过数次台风、疫情的考验。

去年汛期来临前,为了保证陶家路江在施工期间正常发挥防洪排涝作用,余姚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未雨绸缪,抢抓工期,将陶家路江的“阻滞段”行洪河道从原来的30米拓宽至了45米,增加了行洪断面。即使台风“梅花”带来了超历史极值水位,陶家路江排水依然畅通无阻,保障了余姚的平稳度汛。

此外,为了抢回因政策处理、房屋拆迁耽误的工期,工程采用“见缝插针”式施工方法,即房屋拆除一段,河道拓宽一段,使得工程建设迅速推进,在主汛期前实现了全线通水的目标。

在泗门镇陶家路村,村道两旁广袤的田野间,一条条沟渠纵横交错,渠内水质清澈,田里的蔬菜生机勃勃。原来,陶家路江整治工程除了为姚江流域防洪扩大“北排”通道外,还兼顾水资源保障、水环境提升等多种要求。工程通过在沿线村镇建设泵站、水闸等小型水利设施,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优质保障。

河道的整治中,还有一些特别的“小心思”。据工程有关负责人介绍,陶家路江整治工程采用生态挡墙、海绵土护底代替了混凝土,为河道两岸、底部植物生长以及鱼类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,也为陶家路江更添了几分灵动的美感。走在游步道上,放眼望去就是宽阔的江面、郁郁葱葱的植被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